
鲍远程,男,汉,1945年,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教授,国家级名老中医,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博士生导师、第五批全国中医药学术继承指导老师、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有材指导老师、国家级名老中医、安徽省首届国医名师、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指导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名医传承工作委员会副理事长、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中医学院特聘教授。获得科研成果6项,包括安徽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2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
1966年毕业于皖南医学院,1970-1973年在安徽医学院中医系西医学中医班学习,毕业后就职于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工作至今。中医临床先后跟跟师谌运甫、杨任民、王乐匋、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通中医院朱良春、汤承祖等名医大家。1973年在杨任民教授的领导下从事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工作。1996年在安徽中医院成立中医脑病中心,先后担任科室主任、教研室主任等职。1998年成立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任主任委员。2013年建立国家级名老中医工作室。
从事医、教、研工作50余年,在国内首次提出肝豆状核变性中医痰瘀理论的致病机理,开发了肝豆灵系列制剂;在国内较早提出从肝肾论治帕金森病,创制了具有温阳化气、活血化瘀、滋养肝肾功效的抗颤止痉胶囊系列制剂;为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与中医脑病中心主要创建人之一,为本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做出突出贡献。
先后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鲍远程中医脑病临证与研究》、《现代中医神经病学》、《中国分子神经病学》、《中国分子中药学》、《中国疾病相关基因与基因诊断》;参编《安徽国医名师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