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印发通知,在全省开展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对社区服务站、村卫生室具有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或乡村医生证的卫生技术人员开展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以进一步提高基层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中医药服务能力,实现“村村有中医服务”的目标。
根据通知,通过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提高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运用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方法防治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本技能,最大限度发挥中医药技术在居民疾病预防与治疗、康复保健等方面的作用,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能够规范开展4类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包括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培训总学时数不少于100学时,其中理论培训40学时、临床时间60学时。
通知要求,各省辖市中医药主管部门筛选适宜在本地区推广使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组织区域内的理论培训和临床实践培训,重点推广妇女、儿童预防保健和疾病诊疗、康复以及老年健康服务、慢病管理、养生保健等。在各省辖市的基础上,省卫生健康委还将组织省级专家开展中医药知识技能培训示范班,遴选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较好的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培优拔高。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将进一步明确全省统一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各省辖市具体组织实施,重点考核临床实践技能掌握情况。考核合格后,由各省辖市中医药主管部门颁发全省统一制式的结业证书。
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