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智库

当前位置: 首页> 人才智库

中医药人才董昌盛

文章作者: 发布日期:2022-03-02 阅读次数:
0

ww.jpg

        董昌盛、男、1986年生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副研究员(副主任医师)、2005年7月就读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方向学士),学制3年,跟师王付、李发枝等中原名家抄方。2010年7月就读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临床医学院(中医内科学中医肿瘤方向硕士),师从肿瘤专家王菊勇、许玲教授,获硕士学位。2013年7月毕业后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工作至今,2013年11月-2016年11月以考代培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先后师从周氏梅花针灸学派李建宇老师、全景脉学创始人罗愚教授,并学习董氏奇穴,临床擅长针药灸罐刺络放血有机联同、内服外用全息协同治疗疑难杂病,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癌痛及疑难杂病的理论、临床与基础研究,继承发扬“扶正治癌”学术思想,2022年获上海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1、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青年委员(2021/07--2024/06)。

2、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青年医师分会医药创新学组秘书(2017/09-2022/08)。

3、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青年医师分会常务理事(2017/09-2022/08)。

4、全国膏方抗癌专家委员会委员(2015/12-2018/12)。

5、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创新联盟理事(2017/08-2022/07)。

6、中国中医药促进会治未病与亚健康分会理事(2019/04-2022/04)。

7、上海市免疫学会会员(2020/05-2023/05)。

8、中国医药教育学会中医药教育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2021/07--2025/06)。

9、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研究分会青年委员(2021/06--2025/05)。

10、中国医药教育学会中医药教育工作委员会肿瘤学组副组长(2021/07--2025/06)。

      2020年初参与新冠肺炎防控,坚守龙华医院测温与流调一线,被聘为同仁堂全球新冠肺炎防治专家组专家,投入到新冠肺炎的境外中医药防控一线,目前已发表中医药防控新冠肺炎论文2篇,作为核心编委参与编写中医药境外抗疫专著1部,疫情期间促进了中医药国际化,专家组工作多次被人民日报、新华网等主流媒体报道,获得高度认可。鉴于在疫情中的工作,2020年10月24日被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青年医师分会授予“优秀战疫”奖2项:青年医师“科研之星”奖、“爱心援助”奖。2022年2月18日作为防疫志愿者被授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第二十四届本泽宝组基金一等奖。(截止至2022年3月1日)

      共发表文章64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9篇,总影响因子99.429分;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3篇,其中SCI收录论文7篇,影响因子累计35.609分;以核心编委出版书籍2部,其中参编教材1部,癌痛专著1部。

1)2008.12月获河南中医药大学国家励志奖学金。

2)2009.12获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优秀学生干部。

3)2012.12获上海中医药大学国家奖学金。

4)龙藤通络凝胶外用对骨癌痛大鼠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的调控,2013年7月获得2013年度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优秀论文三等奖。(排名:第一)

5)一种外用治疗癌痛的中药复方凝胶及其制备方法,2015年8月获得第二十七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铜奖。(排名:第六)

6)从非小细胞肺癌循环肿瘤细胞表达规律探讨“伏毒”本质,2017年9月第二十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CSCO年会2017年度中医药临床肿瘤学优秀论文奖。(排名:第一)

7)从非小细胞肺癌循环肿瘤细胞表达规律探讨“伏毒”本质,2017年9月第二十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CSCO年会中国临床肿瘤学科学基金(“CSCO-丽珠”中医药临床肿瘤学基金)奖。(排名:第一)

8)“扶正治癌”病证结合防治肺癌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2019年5月15日2018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十五)

9)田建辉主任医师提高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素质之初探,2019年5月1日获得2018年《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优秀论文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10)田建辉主任医师提高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素质之初探,2019年9月获得2018~2019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临床医学院优秀论文三等奖。(排名:第一)

11)2020年10月24日被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青年医师分会授予“优秀'战疫'青年医师科研之星”奖。(排名:第一)

12)2020年10月24日被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青年医师分会授予“优秀'战疫'青年医师爱心援助”奖。(排名:第一)

13)肺癌转移核心病机‘正虚伏毒’的生物学基础研究,2020年12月13日被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授予2020年第十三届上海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七)

14)中医阶梯治疗癌性疼痛的应用及推广,2020年12月18日被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授予2020年第十一届上海中医药科技奖三等奖。(排名:第三)

15)AI+“云纹”道地药材识别系统,2021年8月被上海市教育卫生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授予第六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三等奖。(排名:第六,指导老师排名:第二)

16)作为防疫志愿者投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2022年2月18日获得“龙华医院第二十四届本泽宝组基金”一等奖。

1、主持项目

(1)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

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课题名称:《基于血脊髓屏障通透性中白蛋白及星形胶质细胞深入研究龙藤通络凝胶外治大鼠骨癌痛的中枢机制》,课题编号:81403356,起止时间:2015.1.1-2017.12.31。

(2)完成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面上项目

2016年上海市卫计委科研课题面上项目,课题名称:《龙藤通络凝胶联合奥施康定治疗癌痛的临床研究》,课题编号:201640178,起止时间:2017.1.1-2019.12.31。

(3)主持上海中医药大学杏林青年学者培养计划

上海中医药大学杏林青年学者培养计划,课题编号:RC-2017-02-02,起止时间:2017.9.1-2020.8.31。

(4)主持2020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卫生行业临床研究专项

2020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卫生行业临床研究专项,课题名称:《龙藤通络方治疗肺癌疼痛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课题编号:202040155,起止时间:2021.1.1-2023.12.31。

(5)主持2020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生物医药科技支撑专项

2020年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生物医药科技支撑专项,课题名称:《外用治疗癌痛中药促进经皮吸收超声仪》,课题编号:20S31904100,起止时间:2020.10.1-2023.9.30。

2、论文奖励

1)龙藤通络凝胶外用对骨癌痛大鼠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的调控,2013年7月获得2013年度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优秀论文三等奖。(排名:第一)

2)从非小细胞肺癌循环肿瘤细胞表达规律探讨“伏毒”本质,2017年9月第二十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CSCO年会2017年度中医药临床肿瘤学优秀论文奖。(排名:第一)

3)从非小细胞肺癌循环肿瘤细胞表达规律探讨“伏毒”本质,2017年9月第二十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CSCO年会中国临床肿瘤学科学基金(“CSCO-丽珠”中医药临床肿瘤学基金)奖。(排名:第一)

4)田建辉主任医师提高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素质之初探,2019年5月1日获得2018年《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优秀论文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5)田建辉主任医师提高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素质之初探,2019年9月获得2018~2019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临床医学院优秀论文三等奖。(排名:第一)

3、专利申请

1) 2012年6月27日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一种外用治疗癌痛的中药复方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授权日期:2013年8月28日,发明人:许玲,王菊勇,刘继勇,王峥涛,焦丽静,董昌盛;专利号:ZL 201210215069.7。

2)2015年9月14日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防治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授权日期:2019年10月11日,申请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发明人:刘嘉湘,许玲,焦丽静,董昌盛;专利号:ZL201510580078.X。

3)2018年10月25日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田建辉,罗斌,阙祖俊,钱芳芳,董昌盛;一种人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髓源性抑制细胞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申请号:201811077764.5。

4)国家发明专利:一种肺癌循环肿瘤细胞系及其应用,申请日期:2018年1月17日,申请人:田建辉,阙祖俊,施奇惠,董昌盛,罗斌,王青,钱芳芳,申请号:201810041967.2。

5)国家发明专利:基于AI的体质评测及健康管理系统,申请日期:2020年3月13日,申请人:张继亮,许玲,顾锡冬,魏慧军,董昌盛,周迎春,申请号:202010174134.0。